春节期间多条粤港及港澳水上航线客量实现增长******
中新网广州1月27日电 (记者 蔡敏婕)随着粤港两地暂停近3年的跨境水上客运航线顺利复航,珠江船务驻香港企业珠江客运有限公司所营运的粤港跨境水路客运航线迎来了春运出行高峰。据初步统计,自春运开始至1月27日,中山、广州南沙、深圳机场、深圳蛇口等粤港跨境航线客运量突破5.1万人次。
为更好给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保障,珠江客运提前做好预判准备,加配售票员、更新最新型扫码器等设备,以减少高峰期旅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同时,考虑到部分旅客携带多个大件行李出行不方便,珠江客运还在码头设置了行李托运服务,办理行李托运后即由专人负责行李装箱和装船卸船,方便旅客轻松出行。
自1月8日港澳两地逐步恢复免核检通关后,珠江船务所属驻香港企业珠江船务高速船有限公司管理的金光飞航港澳水上客运航线迎来复航后的客运量逐步攀升,并在春节期间迎来客流高峰,截至1月24日,港澳航线共开出航班近150个,高峰日载客率逾90%,安全运载旅客超3.4万人次。
为满足港澳旅客跨境出行需求,珠江高速船公司动态研判客流变化,及时优化调整客运服务安排,科学合理安排航班计划。同时,为应对春节期间的客流高峰,珠江高速船提前安排船舶完成检修参与投入到春运,并结合客量加强对航班的动态调整,在复航两周后增开夜航航班,同时调派岸基写字楼部分人员到一线增援,进一步提升旅客快速通关入闸的效率。
下一步,珠江高速船将以此次复航客量数据回暖为契机,加强工作谋划,丰富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完)
(新春走基层)雁门关外的电力守护者******
中新网朔州1月31日电 题:雁门关外的电力守护者
作者 高雨晴 刘旸
凌晨时分,戴上围脖和手套、裹上厚棉衣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分公司雁门关换流站运维班班长刘伟和运检员郑鑫拿着测温仪和手电筒走进设备区,对设备进行巡视。刺骨寒风如刀割一般,没一会儿两人的脸就冻得通红,睫毛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雁门关换流站位于山西朔州,作为雁淮直流的起点、“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保持安全高效运行,持续将山西北部地区丰富的火电和风电资源输送至华东地区。
春节期间,雁门关换流站内,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这种极寒天气,对换流站来说是一次严峻挑战。为确保雁淮直流这一“西电东送”重要通道安全稳定运行,雁门关换流站运维人员每天身穿红蓝相间的工作服,为换流站设备“问诊把脉”。
运维人员正在查看设备状态。“注意一下5013断路器B相7号气室压力。”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主控室值班同事的声音,“那里之前出现过漏气缺陷,要着重检查一下。”刘伟和运检员郭兴随即前往相应位置,使用检漏仪进行气体漏气检测。
“还好没什么问题。这么冷的天,很可能又出现气室漏气的情况,咱们可千万不能大意。”两人顺着设备区,将所有气室逐一检查了一遍,等回到主控室时手脚已经冻僵。
对于雁门关换流站运维人员来说,极寒天气中进行巡视作业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想到我们的辛苦是有意义的,能够守护千家万户春节的灯火,挨这点冻也变得值得了。”刘伟说。
“你们赶快暖和暖和,我和郑鑫去现场再看看伴热带运行情况。”张国是一名老“电力人”,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0个年头,也是他第7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春节。
在他看来,这份坚守中不仅有沉甸甸的责任,更有见证电力事业发展的喜悦。“作为一名老电力人,从传统的220千伏变电站,到500千伏变电站,再来到±800千伏的换流站,看到电力设备和输电技术的更新换代,确实感到很自豪。”
和张国相比,刚工作第五年的郑鑫还算一位新人。尽管工作年头不长,但今年已是他第2次春节在站里值班。从老员工的身上,郑鑫传承这份爱岗敬业的精神。
“春节不能回家过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春节保电工作重要性可想而知,从现场巡视、检查数据到后台分析比对等,每一步都不能有一丝松懈。”郑鑫说。
巡视工作结束时,天已微微亮。条条银线织成电网,根根杆塔连成输电长廊,凡人微光守护着万家灯火。(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